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

供需法則與泡沫

把事情回歸到最單純的方向來思考,供需法則,這個經濟學上很明確的一個原則,用它來想一想,就可以明白很多投資,自己為什麼會賺 會賠。
許多的財團都愛土地,保險,殯葬,金融,許多大公司,在各種管道集取資金之後,就是到處獵地,存地,自古即有的。眼光好的,國泰保有許多黃金地段商辦大樓。
我說過,早期買下塔位權狀和買下合法墓地,現金的報酬率差別是數十倍,這也是供需法則決定的。
筆者個人通常不買有推銷員來推介的東西,我的直覺很簡單,如果這個東西這麼有潛力,為什麼需要僱用人員來推銷,把它套入各種商品,都很顯而易見,任憑業務人員吹噓,他只講好的一面,例如 環境悠美,不會講交通不便。他講內裝豪華,不會講土地持份接近於零。他講規模宏大,不會講停車位嚴重不足。他會講山環水繞,風光明媚,不會說 土石流的可能性。他會說增值潛力,不會說套牢者在排隊求售。他會說新產品優點極多,不會說下半年就落伍了。他會說面版,壁面很高級,不會說空間狹小。他會說建材高檔,不會說單價嚇人。哦,把這些話術,套入陰宅或陽宅都適用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,難怪許多大企業家,跨領域投資,都做得有聲有色,因為一以貫之,道理是一樣的。也有不少公司,是從建設公司起家,投入高級墓塔的市場,也都做得相當成功。

最近因為六都的議題,所以桃園許多房價都調漲,不少建案都是二字頭以上了,但是大家普遍的薪資並沒有什麼上漲,甚至還下跌。空屋的情況也不少,租金率也不高,除了特定的搶手區域之外,沒什麼好租金。這種境況下,桃園還是比台北便宜得多,有許多朋友,賣掉台北的舊居,來桃園買大坪數,提昇居住品質還可以留下不少現金。看到房市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,應該也不是壞事,也許這是經濟起步的現象。如果高樓林立,卻空屋極多,就要小心了,是不是供給過盛了,物極必反是老祖宗的智慧。

吹泡泡,凡是人為炒作的東西,它違反供需法則,也許會瘋狂一陣子,但是樹不會長到天上,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與限制。從以往炒作 紅龍  蘭花  股王  新都心,各式各樣的東西,當它偏離了基本的供需之後,它的上漲是建立在接手者的信心上,當信心崩潰後,最後一隻倒楣老鼠就出現了。這不也是一種典型的龐氏騙局。

近日,一個朋友賣掉了新北的一間舊公寓,一坪五十萬元,他覺得可以了,並拿這筆錢到鄉下置產半退休,過著快樂的日子,他覺得見好就收,幾十年的老公寓,這個價錢覺他得好高興,不管外面別人怎麼喊價,他覺得成交價,才是真實價格。住了幾十年,沒想到,老窩是真正的財富,和下半輩子的依靠,讓他換了一大筆錢,無憂的過日子。

黃金  土地  石油  金屬 礦物  工業技術,這些硬梆梆的東西,或許有人覺得這些資產是老舊的資產,但是,世界各國不也都是儘力充份的儲備充實它,現今技術工藝的重要性增加了,技術革命會帶來新的財富。但是傳統的財富仍是不可偏廢,否則像網路泡沫的時候,如果擁有這些傳統資產,就顯得非常可貴。至於個人的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,還要加上人脈的儲備,雖說,人情薄如紙,許多生意的運作,都是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之上,事業的成功也有賴多方的助力才能達成。

豪宅的每坪均價比同地段的房子高了好大一段,它有建材  隔局 景觀上的不同,還有隱性的優勢,就是古人所說的 千金買屋  八百買鄰,群聚效應的顯現,大家都會希望鄰居的素質是較好的。所以舊的豪宅還是都可以保質,賣得不錯的價位。甚至還有大幅增值的空間。

人棄我取,別人沒注意到的。多數的賺錢機會都有人注意到。但世上總有許多角落的生意是沒人想到,沒人願意,沒人去做的。您願不願意去鍛鍊自己的敏感度,願不願意去承擔風險並精密計算規劃,您願不願意做別人不想 不願 不肯做的苦差事?? 您願不願意去創造,去走少人走的路途?許多新發明,不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嗎,許多的新工藝,不都是舊技術的改良。轉個念,也許危機會變成翻身的良機。











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

撿骨 二次火化 樹葬

撿骨  二次火化  樹葬


許多人想幫散佈各地的祖墳作一次完整的處理。這一篇就來談談 撿骨到樹葬 完整的流程經驗。


從諮詢開始,要準備給禮儀公司資料,包括先人的墓地詳細位置/型式(有照片佳),申請起掘証明所需的除戶謄本,先人和主事者的農曆年次(擇日使用)。


撿骨 申請起掘証明 配合公所人員 排定堪察或工作日期 擇日 準備祭品 金銀紙錢 約定地點 工作人員施行撿骨工作



遺骨處理 交由專業師父處理後 直接二次火化或送交政府火葬場施行二次火化/研磨(為符合政府樹葬要求)


申請樹葬 樹葬是否要求提出火化許可証 於申請樹葬時 須向承辦員再次確認 ,如果該樹葬地點必要提出火化許可証,那麼,先人撿骨後遺骨可能必須進政府火葬場再處理一次。於樹葬申請時 要問清楚是否須要提出火化許可証 或註明研磨 (目前政府鼓勵樹葬 通常是政府免費提供場地及紙袋 紙盒)


依擇定時間到達樹葬現場 進行儀式念經/祭拜 配合管理員進行樹葬程序。



禮成。大約一個月後骨灰會同大地合一。回歸自然。



全程可能產生的費用 : 撿骨 祭品 誦經。

通常樹葬申請是免費的。

   






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

通貨膨脹

我們蠻幸福的一件事,是我們有好的中央銀行。近日看了許多金融史,據說 世界上平均法幣(紙幣)的壽命是二十七年。
 英國從十七世紀,英鎊的日不落年代,維持了二百五十年,因為英鎊背後是金本位,那二百五十年,英國物價非常穩定,國家在工業革命之中,不斷的壯大。艾略克  牛頓爵士,不止發現地心引力,後半生還為英國鑄幣局服務,訂下許多穩定幣制的原則。

 而美國從1971年脫離金本位之後,距今已四十多年了,這段時間的印鈔速度,近年最為波濤洶湧。鈔票印多了,萬物齊漲,這就是通膨,況且現代社會更有多種銀行創造貨幣的工具,例如 信用卡 之類的。 部份準備金的制度等等,都為通貨膨脹的隱憂加上一筆---------

全世界都在瘋張的大印鈔,那 我們準備好了沒有,回首 過去數不盡的貨幣貶值歷史,我們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訓,當貨幣貶值時,該持有什資產??
從羅馬興亡的歷史,中國宋朝  元朝  明朝,近代蔣公於大陸的法幣 金圓券歷史,德國希特勒之前的威瑪共和國大通膨。現今的辛巴威(大陸譯為津巴韋布),數不盡的富貴浮雲,就是貶值的歷史。許多老人還記得舊台幣四萬換新台幣一圓的往事吧。

物資不說謊,貨幣會作幣。現今已經數十年,世界上的貨幣沒有金本位的制衡,所以大家都以國家信用為賭注,狂烈的比賽印鈔票。鈔票的背後是什麼呢,就是信用,發鈔者的信用,而過度印鈔,就是國家信用過度透支。

溫水煮青蛙,緩進的通膨就是這種殺傷力。
聰明的您,能想到什麼抗通膨的方法, 貴金屬   原物料 食物  地產  石油   技能   低利貸款先套現------------,有遠見有創意的人能從不同的慘烈市況,獲取利益,存活下去。

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
為 吳民鈞醫師喝采

很久沒有關注保險的事項了,昨天一口氣看了兩件保單,都是家人近親的,一張是友人的萬能變額保單,一張是我也有買的一般壽險保單。我覺得這兩張都有點問題。

我的友人很慘,七年前他狀況好 ,年繳十六萬買了壽險加殘障險七百萬保額的保單,三年前他不幸中風了,沒錢繳,就展期,就是保單建立的價值用來延期一段時間,現在也快到期了,他這張單快沒用了,他也領不回一毛錢。這是一個認知上的悲劇。一般做工的人,年繳十六萬,不算少,他一定以為自己有足夠的保障,其實他買的這一張是投資型連動債加上七百萬的壽險和全殘險,保險公司也沒騙他,只是玩弄了一個遊戲,業務員愚弄了他,使他以為自己是  有保障的,其實他的保障都是要全殘和死亡才有的。

我也是,我買了一張定期壽險,當初我看介紹和建議書時,都以為有保各種等級的殘障,但是昨天我仔細的看了保單,差點罵xxx,他的七級殘障,這七級通通接近死亡的 全盲   全癱  中樞神經掛點,就是接近要死給它看才有賠。那我花兩倍的錢來買它幹麼??  我買過台銀簡易的定期壽險還有日額住院,一般的殘障也賠。那時我花的錢也只是這張保單的一半錢而已。


十多年前 ,我仔細讀過吳民鈞醫師(柯子) 的  保險詐騙系列叢書。今天在博客來書店的網站上看到竟有保險業務員罵他,------當然該罵,因為擋人財路。  但是我們升斗小民,實在每戶必備的這一套書。   教育代價高,但您可以試試無知的代價是不是更高。     以吳醫師的身份花這麼多時間來研究保險,他實在是值得鼓勵的。也因為他的努力著作,讓我們輕易的分辨出,我們常買的保單是多麼的不合理,多麼的坑人。我們多數人,都親身經歷過許多怪異的保險產品,他是說實話的人,我向他致敬。

保險是重要的風險管理,但是被 人情保     數字陷阱     貨幣通膨搞得面目全非,我看到建議書,仔細看一看總是膽戰心驚,隱藏一大堆騙人的玩意。近年更甚,我看到某些連動債的保險商品,一大堆的數學公式,比大學的微積分還難,一看就覺得坑爹呀。

就個人看法,建議買 定期壽險,仔細比較保險內容 保額,不要保投資型,不要想還本,不要紅利,不要連結一堆看不懂的東西。就是實實在在 簡簡單單的,承保了什麼風險,要付多少錢,期間為何,我不貪所謂的紅利  還本 年金-------,保險就是回歸到切切實實的風險管理。 例如  我買的五百萬意外險,在易安網買的,一年只要交約三千元,這種保險就非常便宜,非常值得買。台銀的定期壽險,也非常簡便清楚便宜。 我不是保險專家,在學校時有上了許多課程,加上詳細的看了許多親友的保單,發現這是一個大錢坑。近期研究通貨膨脹,如果把這個因素加進去,那保險就顯得更加問題重重。今天繳的費用,在未來領回的總額會讓我們產生貨幣幻覺,我們以為到時領回的是一棟房子,其實到時候,領回的可能只夠買一扇大門。

業務員的建議書,在保單拿到前,是唯一的參考資料,而保單開出來以後,多數人也不會在審閱期內及時解約,況且還有人情保因素在內。我只能說,就個人經驗來說,業務員的建議書問題重重,有一大堆故意設計的認知陷阱。例如  他說 保障一千萬,但是他不說這是無爭議的意外死亡才有,而一般死亡壽險保障可能只有五十萬。這種令我抓狂的"""欺騙"",社會上多數人並不會去研究它,有幾個人把密密麻麻的保單放大影印,然後逐條抓出它的問題。通常是上法庭索賠時,才會有人幹這種事,但是會不會為時已晚------------


滿紙荒唐言,但願我的偏激看法是錯的。 個人主張,用最少的費用,買到最大的保障,詳細研究保單內容,拆穿所有的虛偽名目。保險一定要買,但要買得確實精準。不要像我的友人 ,每年十六萬保費,結果中風失能,一毛錢都領不到,這是令人覺得非常悲傷的事情。


我相信社會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,賺錢都很辛苦,把錢貢獻給財團之前,自己花一點點時間研究一下吧。